中小银行如何提升“非接触服务”能力?十多位银行家在线聊了聊
返 回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
在这篇文章中:

微信截图_20211105175834.png


“非接触服务”能力提升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新鲜体现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在持续,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正不断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给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银行服务中大量的“面对面”服务受到冲击,以银行为代表的各金融机构线上服务、远程服务及金融科技投入的价值得到业内广泛认可与重视。


相较于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水平,仍处于相对不完善的阶段。面对疫情加速升温的“非接触服务”需求,中小银行如何快速响应,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加强数字化转型,做好非接触银行服务创新?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的战略、应用、生态、数据、组织、技术等方面有哪些实践与思考?就上述话题,3月27日,在“非接触银行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在线闭门研讨会的现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执行副理事长、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CFT50学术委员杨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CFT50青年成员宋鹭,以及包括来自平安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西安银行、四川天府银行、台州银行、赣州银行、营口沿海银行、济宁银行、浙江省联社、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包头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富民银行的14位银行高管围绕该话题开展了对话。这场适时举办的在线研讨会联合举办方是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中国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研讨会由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秘书长、金融壹账通监事长黄润中主持,论坛的相关成果,也将为今年联盟、金融科技50人论坛、金融壹账通联合发布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0)》提供新鲜的素材。


提升银行“非接触服务”能力,需要“三跨”


正如17年前的“非典”事件,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在线游戏等产业跨越式发展,此次疫情或将催生“非接触服务”成为银行服务的一次重要转型迭代。具体怎么做?叶望春在发言中提出,可尝试通过“三跨”来构建“非接触银行”服务能力。这三跨是指:跨条线开展顶层设计、跨技术应用提升服务能力、跨生态拓展客户综合服务。因为推动和深化“非接触银行”服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银行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都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具体来讲,在顶层设计上,银行要跨业务、运营、中后台等不同条线开展,协同推进,共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在技术应用上,“ABCDI”等多种金融科技作为银行“非接触服务“创新的关键变量。同时,随着5G技术的不断普及深化应用,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方能为银行提供全面的“非接触”服务。例如,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上,金融壹账通拥有全球领先的FIMAX区块链机构体系,具有高隐私、高速度、高易用等特点,已在香港贸易融资网络、天津口岸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以及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等多处落地应用;在拓宽服务渠道上,要广泛与政府和各行业开展生态合作,以在线的模式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并以智能客服提高“非接触”服务效率。


上述提及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就是利用广东“数字政府”数据资源和金融壹账通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先进金融科技手段,搭建的中小融平台,致力于打造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线上金融生态。


金融科技“四化”助力提升“非接触式服务”


2月15日,银保监会发布《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要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通知》指出,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


此外,疫情期间监管方还陆续出台了多份文件来指导金融机构在抗疫中发挥作用。如何解读监管部门传导的这些信息?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在发言中表示,疫情期间,金融监管部门首次确实明显的提到了非接触式服务,要求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包括一些小程序等电子渠道的服务,所有这些都是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的渠道,因此,银行的“非接触式服务”,重点是在渠道方式上的变革。高峰也认同金融科技在这次疫情之下,成为非接触式服务的主要推手,并进一步建议,中小银行应当关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并可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生态等方面加大投入。


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多方推出的“无接触式贷款援助计划”,高峰以“无接触贷款”的落地实施为例,指出,金融科技的“四化”,更能帮助银行做好“非接触式服务”。第一是线上化,通过移动端的线上化,增强客户体验、降低成本。第二是数字化,如何做到精准服务,都是取决于银行的数字能力。第三是场景化,任何服务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还是应该因地制宜,聚焦在你的客户群体,做场景金融。最后是人才化。针对金融科技人才短缺,缺少权威认证的痛点,去年,中银协推出了首次金融科技师的证书认证,联合院校、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共同开发课程。


Copyright ©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粤ICP备20021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