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
成立五周年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理事长
平安集团监事会主席 孙建一
尊敬的各位会员、各位朋友:
大家好!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转眼间,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注册成立五周年了!在此特别时刻,我谨代表理事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帮助联盟成长的全体会员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五年来,联盟探索、成长、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深圳市5A级社会组织;初心不改,不断打造有价值的联盟,我们在路上!
在过去十年间,中国银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为中国经济实体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源头活水。银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转型创新的过程,零售业务与国民金融服务需求同步崛起,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兴起。十年来,“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行业共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使得“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正逐步形成。
这也是中国中小银行变革飞跃的十年。在2022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名单中,141家中资银行入围,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仅有96家。中国银行业在全球市场异军突起,这其中,广大中小银行功不可没。在田间地头和小微作坊、在村镇企业和初创公司……普惠金融政策东风下,中小银行立足区域优势,践行小微,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总资产96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29%,其中,中小银行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占到了银行业的39%和46%,为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为支持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联盟有幸诞生于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2017年,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秉承“开放、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平安集团联合200多家中小银行共同发起成立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我们期待通过组建联盟的形式、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共享,连接分享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和成果;互惠共赢,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以谋协同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种联盟式的发展探索是切实有效的,打造“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器”这一行动目标,正在部分会员行中得以落实和推动,联盟研究、联盟品牌、联盟影响力也逐步获得业界认可。如今,联盟会员总资产规模已超74万亿元,有63家会员入围2022年中国银行业百强榜,占联盟银行会员总数的26%。
联盟发轫于深圳,延续着特区拓荒牛的精神,创造性地在社会组织建设中推出新的交流模式、研究方法和服务内容。在联盟,源源不断的公益创新、培训创新、活动创新、质效创新等,成为众多行业组织中新颖的存在。
2017年,联盟与《中国银行业》杂志社首创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品牌活动,论坛关注数字银行发展大趋势,展示金融科技最新成果,通过汇集业界前沿理论与最新实践成果,促进银行业的深度交流。至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向外界展示了金融科技实力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就,成为展现深圳乃至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舞台之一。目前,第六届论坛的筹备工作有序进行中,期待与会员朋友、广大同业者继续共聚鹏城。
从拓荒牛出发,联盟坚定不移扮演好金融科技赛道的守路人角色。五年来,为更好从战略高度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联盟陆续设立了金融科技、战略管理、普惠金融、风险控制、移动互联、资产负债管理、特殊资产管理、金融基础设施委员会八大专业委员会,整合生态圈资源打造多元平台,更亲历见证了会员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路上的从0到1。
面向广大会员单位,联盟更多地是作为数字化转型过程的忠实陪伴者,持续带来价值、创造价值。借助金融科技顶层设计条件,联盟以“协同发展,互惠共赢”为宗旨,着力建设中小银行良好发展生态,搭建桥梁纽带,从战略、资源、科技、人才、生态五大维度赋能会员,帮助广大会员单位更精准、更高效地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和推进实施,助力行业实现“三提两降”(提升竞争力、提升收入、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成本、降低风险)的良好效果,赢得了广大会员单位高度认可。
为助力中小银行突围,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自2017年起,联盟坚持关注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情况的课题,每年持续推出《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系列报告,累计积累超过240则中小银行转型案例,对于部分银行更是形成五年转型路径跟踪,深度还原了中国最一线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业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欣喜地发现,联盟服务会员、推动行业进步的成绩逐步被社会各界认可,多次获得深圳市政府单位、权威媒体的奖项表彰。在2021年度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中,联盟首次参评,即获得社会组织的最高评级——5A级,为联盟五年初建提交了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绩单。
今天,数字中国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彰显了中华民族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在金融业、银行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关键文件陆续出炉,金融数字化未来三年发展蓝图清晰可循。作为行业组织,联盟在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趋势的前提下,启动新发展战略。
(一)使命升级,战略升级
当前,中小银行整体数字化转型已从原先战略意识层面进入实战部署阶段,客观上,更加普及且多元的用户场景、更高的监管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使得机构对核心技术及转型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2022年,是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的开局之年,联盟新五年发展战略升级优化,继续以“打造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器”为服务愿景,致力于成为金融科技领域里专业的价值服务型行业联盟。新五年,在始终坚持联盟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使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转型实践阶段的复合生态圈建设,主要体现在:资源更加复合,联盟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市场、学术、管理、数据、产业融合等各类型资源在联盟平台实现优化配置,最终服务于银行转型需求;参与主体更加多元,监管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伙伴、行业龙头等充分对话交流,参与到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反馈中;在共享生态建设中,更加注重专业与价值输出,以期真切为会员、为行业带来实际质效。
(二)服务升级,开创联盟品牌新篇章
新五年,联盟整合优化服务内容,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四大服务品牌支柱,分别是:
促进行业交流的活动品牌,以持续办好年度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为主,同时面向不同行业人群与专业领域,举办战略型高层闭门会、专业型区域研讨会等多类型活动,聚焦核心领域的沟通交流,促进资源互换与效率提升。
关注前沿发展的智库品牌,持续提高联盟研究影响力,在中小银行金融科技领域,继续做好未来五年乃至数十年的跟踪研究,高度链接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同时拓展探索绿色金融、行业标准化、政策研究等领域,完善行业组织智库建设。
共享行业信息的资讯品牌,形成三官一头条(官网、官方微信号、官方视频号、官方头条号)的自媒体+权威官方媒体+国内一线媒体的传播矩阵,坚持官方微信号365天全年无休每日推送,及时传递宏观、行业热门信息,共享媒体传播资源、服务会员宣传。
持续输出专业知识的学院品牌,联盟IFAB线上学院自疫情期间开播以来,稳定输出专业课程、大咖讲堂、对话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直播活动,目前已积累数量可观的学习人群,后续将不断完善学习课程,致力成为银行业、金融科技行业的从业加油站。
(三)赋能会员转型,标准化与定制化并驾齐驱
逐步建立面向会员的标准化服务,优化会员服务体验。建立健全会员服务标准,针对会员服务类型进行细化分类并明确内容,形成有执行有反馈的服务机制,打造良好有序的服务管理体系。与此同时,精细化会员服务,关注解决会员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会员数据化分析模型,为每一家会员建档,形成会员特征、会员活跃度、会员细分需求等重要指标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会员问题,响应会员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四)初心不改,坚定践行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坚守社会组织的公益初心,通过积极推动行业发展与会员自律,为建设合规有序的行业环境贡献正能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打造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美誉度。未来,联盟将继续发挥科技优势,持续创新科技赋能公益新形势,在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弱势群体中践行社会责任。
回首过去五年,联盟有幸成为数字化浪潮里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是一份荣誉感、使命感极强的事业!发展永无止境,联盟新五年,我们一起再出发!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理事长
平安集团监事会主席 孙建一
2022年8月31日